南天漫笔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南天漫笔

【南天禅寺漫笔】南天禅寺的涛声

2020-04-09 来源:南天禅寺


南天禅寺的涛声

李永和


丙申年大暑刚过,近午的天气热得似火。一走进南天禅寺,身处参天大树的浓荫之中,一阵凉爽令人精神大振。浓绿的树木,庄严的堂院,进进出出的香客,氤氲的香味,浮躁的心静了下来,匆忙的脚步慢了下来。


来之前我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里有800年前守净法师带领能工巧匠依着山势刻下的三尊石佛,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想瞻仰其容貌。经过法堂和石林精舍,我们就来到了自在佛殿。走到这座古老的佛殿前,立刻被“自在佛”三个大字吸引住,这三个大字笔画匀称有力,落落大方,我想这位擅写大字的清朝武状元马负书,一定是一位心胸坦荡,性格豪爽之人吧。走进殿堂,清净古朴的环境让人忍不住再次放慢前行的脚步,好像匆促的步伐会打扰这里的清静。你看,每一个信众脸上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上香,祈福,每个动作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虔诚。吴英将军题写的“南天禅寺”匾额高高悬挂在横额上,遒劲的字体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多么威严。高高在上的“石上异光”四个大字,仿佛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800年前的那个石壁发光的夜晚——那应该是个繁星满天的夜晚,青牛山静静卧着,突然从高耸的石崖上发出三道耀眼的光芒,正是这三道神光引起了正在夜行的守净法师的注意。


步入佛殿,端详着那三尊高大的石佛,他们端庄慈祥的面容,和蔼慈爱的目光,令人内心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仿佛走进了一片广阔无边的祥和世界。低着头,弯着腰,穿过谦恭门,走近这三尊大佛。莲台上的花瓣清晰可辨,像一大朵盛开的莲花,用手一摸,那一片片花瓣在手指上滑过,一股清清凉凉的感觉从手心传来。莲台上的弥陀、观音、势至三尊大佛盘腿而坐,衣褶分明,神态自若,雕工之细腻,技艺之精湛。是啊,昔日的能工巧匠是多么了不起!石壁一侧别出心裁的“心”字石刻,“心”中一点放下,更是对世人的警醒和开解。“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抛开一切名利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行走于人生路上则如轻舟驶过万重山。


南天禅寺的三尊佛像雕刻之处原来是一处高耸的石崖,我想到崖顶去看一看。走出自在佛殿,我的目光在佛殿左右搜寻,左侧是石林精舍,右侧是微微隆起的山头,山上是一片葱郁的树林,长着四季常青的松树和相思树,树林边的青草丛中似乎有一条蜿蜒小径通往崖顶。


登上右侧的台阶,树林旁果然有一条石径掩映在茂密的草丛里。沿小径往上走,一块巨石渐渐浮现在视野里。石崖高出佛堂好几米,并且向南斜着延伸。石头呈浅白色,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巨石表面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杂草和树叶,犹如被清扫过一样。在巨石中间有条宽二十厘米左右的青石镶嵌在石缝里,并且顺着巨石由北向南的走势一直延伸,青石与整块石头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石崖的另一侧是被开采后留下的深坑,坑沿裸露清晰的棱角。坑外是一片松林,墨绿的松针挨挨挤挤。眺望远处,则是鳞次栉比的楼房。


站在巨石上面往前看,整座南天禅寺尽收眼底。石崖的正前方是古老的自在佛殿,往前就是宏伟庄严的大雄宝殿,再往前就是石佛山生态公园和高高耸立的石牌坊,远处则是密密麻麻的民居。此处应是欣赏“岱峰日出”、“南天夕阳”的绝佳之处,可惜此时正午,无缘美景。


静静地立在崖顶,一阵阵微风拂过,树林里传来阵阵涛声,如细浪轻轻拍击沙滩,令人多么惬意。此时我不禁浮想联翩。


800多年前的青牛山,巨石兀立,守净法师虔诚地立在石崖下面,双手合十,抬头凝视着陡峭的石壁,凝视着发出三道神光的位置,每一次的凝望心中就多了一份坚定与执著,他誓于此处修建寺庙,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而事实也正如法师所愿,从昔日的石佛寺到今天的南天禅寺,这里早已经成为净化心灵、修学佛法的佛教文化圣地。


那些能工巧匠们用铁钎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铿锵有力,每一声都是绝响,石粉飞扬,三尊石佛的轮廓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栩栩如生。而在所有的史料和碑刻上都没有工匠们的名字或其它资料的记载,他们好像都跟着历史的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这三尊高大雄伟的石佛还能让人想起他们来。这些悠久的石雕艺术瑰宝,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文化交融的结晶。


题写“南天禅寺”的吴英将军,重修南天禅寺时任福建水军提督,这位将领一生戎马,水陆数十战,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这样一位爱国名将,爱民如子,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使他深刻感受到到百姓身处战乱的疾苦,他之所以捐俸重修南天禅寺,除了感恩之外,更想让佛教的大慈大悲去感化众生,希望百姓能够摆脱战乱带来的心灵创伤,在和平年代里安居乐业。


从宋嘉定九年(1216年)到今天,南天禅寺有战乱中的人为破坏,也有大自然风雨的侵蚀,但都能得到重修和复建。而今的南天禅寺,堂舍林立,规模宏大,除了悠久的石雕,还有石刻、书法、佛教文化等,这些都是南天禅寺在寺兴800年历史长河里灿烂的艺术瑰宝。


放眼今天的南天禅寺,规模更加宏大,建筑更加雄伟,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凸显闽南佛教建筑艺术风格,既有佛教文化精神,又有时代意义的僧俗教育,集中体现了弘法、教育、慈善的宗旨。


而我刚才所看到的,所领略到的只不过是南天禅寺沉淀了数百年的佛教文化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样想着,我急切地从石崖步入小径,继续走进这座佛教圣地,让自己的灵魂沐浴在其与时俱进的佛教文化之中。又一阵微风吹来,我的耳边似乎传来了南天禅寺的阵阵涛声……




个人简历

  

李永和,泉州安溪人,安溪县第十小学教师。